你的位置:首页 >

生命无小事,电梯也一样:电梯长期“带病工作”与漠视生命无异-倍加信

2025/7/18 9:24:15点击:




据报道,近年来我国电梯高负荷、大运量、长周期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老旧电梯数量激增,使用时长10年以上保有量达97万台,占比高达17.48%。相关部门早有结论,我国电梯事故80%是维护保养不到位所致。每一起电梯伤人、死人事故,给社会和公众心理造成的冲击不可小视,给受害人及其家庭造成的伤害更是不言而喻。


电梯长期“带病工作”的“病根”究竟在哪?由于其特殊性,电梯就像人的胃一样“三分治七分养”。电梯维护虽有应急动作——突发事故处理,但规定动作——定期维护保养体现得更多。若维护保养人员不足,就难以按要求进行规定动作,比如“偷工减料”,不按时长和频次去做等等。一旦“带病工作”时间过长或常出现“带病工作”的情况,就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有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全国电梯维护人员的缺口高峰时可能要达到100万名。


从法规层面看,尽管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也有国务院发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但目前,还没有关于电梯使用年限及超过年限要强制报废的地方标准,使得老旧电梯成了安全监察的难题。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人答记者关于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会有大量的电梯将进入“生命的晚期”的提问表示,“要对电梯的制造、安装、维修、保养进行严格的检查,特别是老旧电梯增加检查频次,对隐患及时整改;推动电梯改造的资金的筹集。”。


很显然,老旧电梯改造更新的资金也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不少地方近年来都出台了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有的高达每部13万元。但在小区维修资金的使用上似乎并不顺畅,各地的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一般都要求物业先提供由质监部门出具的意见,认定电梯存在安全隐患,若质监部门不出具或不及时出具,维修资金就动不了,电梯也就无法维修。


在生命安全面前,许多东西都是渺小的。解决电梯长期“带病工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从增加公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高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紧紧扭住“病根”不放,采取得力措施做好相关工作。因为生命的权利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一次。
>>>>>>>>>>>>>>>>>>>>>>>>>>>>>>>>>>>>>>>>>>>>>>>>>>>>>>>>>>>>>>>>>>>>>>>>>>>>>>>>>>>>>>>>>>>>>>>>>




倍加信,倾力于电梯刷卡系统技术的研发,用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铸就产品品质,为用户提供更便捷舒适的智慧化服务。倍加信坚持用严谨的工作态度,思变的工作能力,用心给予客户更舒适的服务。全球已有5万余部搭载了“倍加信心”的电梯设备夜以继日的稳定运行,倍加信已和国内多家电梯公司、维保单位达成合作。


截止2022年底,倍加信梯控已进入中国300多个城市,适用于一线、二线、三线所有电梯品牌,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